时代的一粒灰
落在个人头上
就是一座山
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医护人员、建设人员奔赴一线,全国人民宅家抗疫,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。生命重于泰山,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
向医护人员致敬
他们,有在疫情第一线冲锋战斗的医务工作者,也有后方支援的普通人。
这样的众志成城、团结一心正是刻在我们民族基因上的重要一节,从98年洪水到03年SARS,到现在。
越是凶险越是携手同心、勇往直前!
● 钟南山院士
《人民日报》曾这样评价钟南山先生:
84岁的钟南山,有院士的专业,有战士的勇猛,更有国士的担当。
很多人够专业,但未必够勇猛。
很多人够勇敢,但未必够担当。
但真正能同时做到够专业、够勇猛、够担当的人,少之又少。而钟南山,刚好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。
17年前,他是抵御“非典”的国之利刃,17年后,他是抵御“新型肺炎”的国之战士。
● 张定宇院长
在收治最多感染病患的武汉金银潭医院,院长张定宇已经连续战斗了一个多月了。
患渐冻症的他,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,但依然没有改掉风风火火的性子。因为他知道他必须更快,才能在绝症击垮自己前救治更多人。
还有更多不知道名字的白衣战士,只能看到他们全副武装匆匆而过的身影。
几小时、十几小时的工作,被口罩压出花纹的脸和洗到脱皮的手,和他们留在誓师书上的红指印。
如同一颗颗滚烫的心脏,庄重地履行着医者仁心的誓言。
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
湖南常德,
90后小伙郝进捐了1.8万个口罩。
口罩来源我们
都想不到:
去年,他曾在一家口罩厂打工,后来工厂效益不好,他辞了职。
厂里没钱,就给了价值两万元的口罩抵工资。春节前后,郝进听说疫情紧急,口罩紧缺,立刻想到把这批口罩捐给需要的人。
村支书要给他钱,他说:“一分钱都不要,我不能发‘国难财’。”
1月31日,南京,公安检查站。
一辆白色轿车停在路边,下来一个戴口罩的男人。
他一边从车上搬箱子,一边对民警说:“拿点东西给你们!我从土耳其人肉背回来的。”
民警一看,是一大箱口罩,赶紧问他:“您贵 姓?”
男人回:“免贵,中国人就行了!”
歌手韩红不但想方设法筹集善款,更多地奔走采购防护服、口罩等医疗物资。最后亲自送到武汉,保证最紧缺的物资到最需要的人的手里。
还有许多艺人也在时刻关注着这场疫情,并且身体力行践行着公益捐助。
粉丝也在他们的感召下,为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持续送出实际的支持!
疫情实时快讯
●新冠病毒有可能长期存在●
王辰:
这个病有可能转成慢性的、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。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,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。
央视新闻频道《新闻1+1》今日疫情分析,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。对于是否有可能要做好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。
王辰表示,像这个病(新冠病毒)我们就是说有可能转成慢性的,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。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,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。
不信谣 不传谣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要努力的去筛选自己见到的一切信息,以免让错误的,混水摸鱼的消息,或者偏颇的消息继续泛滥下去。
我们能做的就是,做好自己。不再增添又一个肺毒患者,不散播谣言,不随波逐流……让权威真相实时更新。
国难当前,请让真实、有效的信息快速流通,这才是对抗疫情的最好方式。就像钟南山教授所言:守责才是最大的政治。
希望春天到的时候,大家一如既往的去武汉看樱花。
防治新冠病毒小贴士
2020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
因疫情
更因又一次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的大爱
众志成城,孤城不孤
共克时坚,共渡难关
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
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
武汉加油 湖北加油
待一切结束后 世界依然美好
征集令
书法和绘画作品:
内容围绕疫情有关的正能量创作
作品落款请加上学院全称+姓名
完成好的作品请添加校团委宣传部的QQ公众号:1637799807统一发送到后台
湖南化工职业技术为武汉加油,中国加油
图片/来源于网络
编辑/庾浈淇
主编/肖灵
审核老师/朱熠
责任编辑/鄢东